欸不是...... 後天開始就期末考週了不是嗎......
文章拖得有點久了......趁著記憶還沒消退前快點趕個稿,至於淳弘學長還在期待連載的汶萊系列嗎...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在寒假完成的QAQ
新的一年到來,悲慘的大二上也即將畫下句點 (瘋狂灑花!!!) 怎麼個悲慘呢,有機會再來一一解釋,如果我有閒情逸致寫個大二上檢討書千字文的話。日子過著過著就來到了期末考前,自己在學期初時腦衝修了23學分硬課,債就拖到最近開始還,要死不活的。總而言之為了要度過期末火葬場,每天都三四點就寢,讀書都來不及了,更不用說出去玩了。
應該吧???
禮拜五下午,是個寒流來襲的日子。一如往常在自習室念書趕報告,一旁的懷逸查了一下新聞,陽明山二子坪已經開始下雪了。平常就很愛打嘴砲亂立誓的我們又開聊:
懷逸:「欸欸,陽明山下雪了欸,要衝嗎?」
我:「你衝我就衝阿」
懷逸:「那走啊,啊山上有交管欸怎麼辦?」
我:「欸陳峰,你有雪鍊嗎???」
於是,一個極度衝動的賞雪團就這樣開跑了,當下貼了一則限時動態,結果陳峰、虹臻跟尚恩也一起來共襄盛舉(?) 其實也沒有想很多,只是抱著期末被當可以再讀一年,台灣看雪不一定年年看得到的心態 (極度錯誤示範),就這樣準備上山了!
說起這趟行程,真的滿爆肝的orz 因為當天晚上的天氣便由濕冷轉為乾冷,對於隔天的雪況其實甚是擔心,因此我們的計畫是清晨一大早就先上山,能看到一點點也好,算是一種賭注吧。以前還住北投的時候可能還好,但現在住學校附近,又是個半夜爬起來的節奏......
礙於不能放著期末考不管,當天凌晨兩點才睡,鬧鐘設定4:30...... 兩個半小時的體力補充,緊接著便一路騎車先去台大載陳峰,頂著攝氏6度的低溫,一路衝向北投與懷逸車會合。經過一番討論後,我們決定捨棄七星山而前往大屯山,原因在於當天的雪鍊交通管制設置在巴拉卡公路入口,其實離二子坪、大屯山助航台的距離並沒有到很遠 (步行約40分鐘),除了減少體力損耗以外(還要考期末考欸),前陣子腳跟腰受傷,這個方案對我來說也比較合適。
巴拉卡公路至大屯山觀景台路線圖 (Google Map 支援)
管制點位於巴拉卡公路入口,通行車輛必須加掛雪鍊方可通行
從陽金公路遠眺山頭,便可以看見大屯山、七星山與小觀音山上撒上了白粉,看起來格外吸引人。走在公路上,沿途可見樹梢上出現霧淞或是冰,一想到等等上山就應該可以看到雪,身為一個副熱帶地區的國家,能夠在自己生活的環境看到這些東西實屬難得啊... (懷逸:這些姑婆芋上充滿著冰,根本就是大屯山傳統漁市場) 值得一提的是,陳峰下週有樹木學實習的圖鑑要交,於是懷逸也開啟了強迫教育模式,沿途帶陳峰認樹。等等,我們不能當個死觀光客就好了嗎XDD
巴拉卡公路,一條離我家非常近的山路,我卻只在晚上時來過XD (為了夜衝看夜景,這裡可是必經之地) 第一次從這裡遠望都市,十分的新鮮 ><
大屯山人行步道上已經有冰的痕跡,到目前為止海拔都還不高~
隨著我們越往上走,除了感受到氣溫越低以外,周遭的景觀也開始有了變化。地板上也開始出現冰,漸漸變得不太好走 (沒穿雪爪也沒穿登山鞋得我準備鬧笑話了),抵達二子坪時,已經幾乎呈現全白狀態了!這時的我們已經非常興奮,原本想說擔心雪在太陽漸漸出來後就會開始融化,去程的路上走得稍快,不過以目前來看似乎影響不大呢~
接近二子坪時,柏油路面已經鋪上一層薄冰了
從二子坪到大屯山助航台這一段為人行徒步區,接下來少了汽車,走起來也更加愜意....... 呃,老實說並沒有...... 進入雪線以上,整條路基本上都是冰了,想要站好站穩真的增加不少難度,如果說穿著一般運動鞋的話啦QQ 我在一旁舉步維艱,有備而來的虹臻穿著雪爪直接橫行,還悠悠哉哉借我登山杖..... 在往另外一邊一看,有備而來+2的懷逸跟陳峰還在路中央玩綜藝摔,虐心虐心.......
其實可以看到當天一大早人潮就很多了,家長帶著小朋友、同學相約上山......
看到了路旁的積雪,便動起了堆雪人的念頭。從前的我總以為雪是軟綿綿的,雪球就像冰淇淋一樣,隨便挖一球就有了。實際玩起來才知道要成功把雪弄成球形,實在不容易,搓來搓去又不小心弄碎www 雪水滲進手套中,讓原本就夠冷的手瞬間快要凍僵XD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,尚恩不疾不徐地堆出一個完美的雪人,原來幹這行也是需要技巧與天份的啊(殘念 做出來的雪人還真的可愛,堆雪人不在行,我們只有點綴眼睛、鼻子以及放上學士服的份,也算是有一點貢獻了啦~ 人生第一次的經驗,很特別也很新奇,這趟到這邊真的已經完全沒有遺憾了(明明就還沒登頂...)
真心覺得第一次堆雪人的成果是大成功呢
表定80分鐘左右的路程,實際走起來大概花了2個多小時,大概是因為我們沿途都在打鬧、屁話然後瘋狂玩樂吧~ 我還蠻喜歡這趟旅程的氣氛,因為大家都還蠻熟的,能聊的東西真的很多,能嘴的東西也不少。若是再猶豫,今天搞不好就待在家裡念雲物理學了XDD 另外,趁著這次機會,也拍到了好幾張心目中雪景的照片,刁鑽一點來說,今天的雪量沒有很多,拍起來無法營造出白色雪國的感覺,不過當暗綠色的大地披上白色衣裳,仍然帶給人滿滿冬天的氣氛。
大屯山上的雪景,分享一些個人覺得難忘的照片!
這.....應該是Riming吧XDD (希望我雲物有學好QQ)
這是此趟旅程當中最滿意的照片了,一直以來都很想拍攝山中雪景與道路的照片,算是成功圓夢了呢~
隔了沒多久後,我們登上了大屯山頂,攝氏-1.7度的氣溫是人生第一次的體驗,還記得2019年初,自己去了一趟東京(我記得曾經有發過一篇日本遊記,也是唯一一篇><),當時就算有著雪,氣溫也還有4度,這一次可說是打破了紀錄(?),奇怪的是居然是在台灣~~ 路途中聽到有人說:「來這邊等於省下了10萬塊機票跟旅費去歐洲玩雪呢」確實如此,因為疫情因素,多多少少都讓大家更加珍惜台灣的好,隨著國旅更為盛行,許多地方也開始被注意到了。這次看到有人騎著Ubike上山頂,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與勇氣;有人帶著滑雪板,一路溜下山,實在懂玩懂玩;這就是台灣吧,旅程中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,成為最難忘的回憶。
打雪仗 (v.) 一種讓你忘記期末考在下週的娛樂活動
懷逸云,強迫教育讚。
在山上晃了一陣子,當興奮逐漸被極低溫給稍稍降溫時,一群人便開始往山下移動準備返程。短短四個多小時的快閃之旅,相信這是大家格外難忘的回憶。陳峰說,他還沒看過真正的雪。第一次踩踏在白色的大地上,看得出他雀躍的心情。這趟旅行為2021新的一年留下了很棒的印記,很感謝當時的衝動讓我能夠擁有這些經歷,遠比泡在書海中還要好多了!(最近成績出來,雲物期末也拿到了不錯的成績,可見兩者真的不衝突呢><)
大屯山賞雪團,與人生第一個雪人的合照!
難得走在團隊最前面,就加減拍一張照吧XDD
最後的最後,在這邊要感謝懷逸當天出車以及各種強迫式教育、感謝尚恩的堆雪人功夫、感謝虹臻的登山杖救援,以及......感謝陳峰的雪鍊><
在年初時為自己寫下了不一樣的回憶,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能夠像這樣如此瘋狂、如此荒唐~
(賞雪團下台一鞠躬,其實.........未完待續~~)